“鸡你太美”“老师,报giao”“你这个老六”……数字时代,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打开认知地图、丰富知识库存的重要途径,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使用社交软件进行交流,但由于缺乏辨别能力,反而被各种“网络烂梗”所裹挟,学会了不少不规范甚至恶俗的网络语言,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。
网络沉迷问题一直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点领域。日前,司法部、国家网信办专题研究审议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(草案)》,推动相关立法尽快落地。6月21日,中央网信办开展“清朗·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”专项行动,细化举措护航暑假。
如何让孩子远离“网络烂梗”?怎样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,保障他们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?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(资料图)
为孩子们“好好说话”净化网络文化空间
农忬
顺着网线,“5G儿童”可以尽情汲取多元的成长营养,也不可避免会吸收到带着臭气的精神垃圾。如今,很多孩子开口不是“你这个老六”“完了,芭比Q了,”就是“你这个糟老头子坏滴狠”“蓝色妖姬切尔西,你不爱我真可惜”,甚至是“鸡你太美”“贝儿这个绿茶,哪有本公主漂亮”,几乎不能“好好说话”。
更可怕的是,孩子们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不能“好好说话”,在课堂、日记甚至试卷中也不能“好好说话”,类似“慌得一批”“依托答辩”等网络热词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作业本、试题卷中,愁坏了广大家长和老师。可见,为孩子们“好好说话”创造清朗的文化空间,已然迫在眉睫。
孩子们能不能“好好说话”,直接反映他们的语言表达、思维逻辑等能力,更直接映照出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的清洁度和营养度。正如网友们所说,“我在唐朝,也会写诗;我要是天天刷手机,也会被网络语言洗脑。”不同语料构成的话语空间、人文环境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成长影响,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”,正是有以诗为美的文化沃土,才孕育出了大唐的诗人辈出。如果任由“老六”“栓Q”“芭比Q”等“网络烂梗”污染、侵蚀文化空间,孩子们都不能“好好说话”,那还能指望他们将来“好好写诗”吗?
“网络烂梗”发源于网络,其盛行和走红更离不开短视频等网络平台的推波助澜。于是,在这场对“网络烂梗”声势浩大的声讨中,网友们把矛头集中对准网络平台,将其视为导致孩子们不能“好好说话”的“元凶恶霸”,强烈呼吁相关平台加强审核与监管。网友们的呼声无可厚非,网络时代,我们不可能让孩子置身于一个没有网络影响的“真空”语言环境中。在这样的话语空间里,网络平台作为“守门人”自然重任在肩,本就有责任做好入口的审核和把关,通过设置黑名单,或者采取屏蔽、关停等处置措施,最大限度将不良信息和“网络烂梗”牢牢锁在门外,为孩子们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文化空间。
真相大多残酷,冷静思考,我们就不得不承认,孩子们不能“好好说话”,原罪其实不在网络,而在每一个经意或不经意创造、传播“网络烂梗”的你我他。如果我们每个成年人都能坚决拒绝“娱乐至死”倾向,面对网络文化时多一些独立辨别和清醒思考,又怎么会让娱乐内容取代了公共话语,让“网络烂梗”代替了正常交流,以至于我们的孩子不能“好好说话”?如果我们对语言之美、语言之雅有着更高的要求,果断远离“万物皆可成梗”的戏谑娱乐风气,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,“网络烂梗”最终都会失去土壤、失去市场。
当然,辩证来看待这个问题,“网络烂梗”在学校大行其道,对孩子们百害无一利。不过,正如走红的朱文洁老师所说,“把孩子们与网络文化彻底隔绝开来既不合理,也不现实。所以,关键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引导。”梗也有好坏之分,有的网络梗是有志趣的,而有的梗也的确恶俗,加强教育和引导,教会孩子们判断“好”与“烂”,让他们学会对恶俗“烂梗”、污秽表达坚决说不,网络梗就不会成为“洪水猛兽”。
让孩子“好好说话”“好好长大”,是全社会的责任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对网络文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,反对粗俗不堪、乌烟瘴气的网络表达,为孩子们“好好说话”创造一个健康、清朗的文化空间。
为无孔不入的“网络烂梗”装一道过滤网
张西流
如今,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、生活的重要工具,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。《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》显示,67.69%的受访者表示家中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的情况,79.2%的受访未成年人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。然而,与之相对应的是,网络侵害也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上网安全。
可以说,网络世界有时候就像“精神鸦片”,它一点点地吞噬着孩子的身体能量、污染着孩子的精神世界,对未成年人形成了不良的价值导向,有些甚至会诱使未成年人做出违法行为。例如,“大冤种”“栓Q”等“名梗”依次登场,类似的“网络梗”不仅出现在试卷上,也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里、课间的对话中,有时候还会夹杂脏话。这些“网络梗”有些来自爆火的短视频,有些是游戏“术语”,它们原本属于成人世界,却几乎没有阻挡地进入孩子们的圈子。
对于未成年人来说,爱玩是他们的天性,模仿是他们的本能。更何况,每个年代的孩子,都会受到当时流行文化的影响。过去在校园里流行的小说,或者电视剧台词,现在只不过是换成了“网络梗”。问题是,野生的“网络梗”有着“病毒”般的传播能力,一些未成年人对“网络梗”的过度使用,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。
然而,不只是“网络烂梗”,现在很多网络风气都有些扭曲,万事万物皆可娱乐化,明明很严肃的大事,却要用娱乐的表达方式去调侃,好像这样才能让别人接受。比如,有不少未成年人参与“粉圈大战”,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偶像,公开人肉、侮辱别人,很多ID在网上说话不堪入目,点进去一看年龄可能只有十几岁。
2021年6月,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增设“网络保护”专章,对网络保护的理念、网络环境管理、网络企业责任、网络信息管理、个人网络信息保护、网络沉迷防治、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。2022年3月,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,不但细化了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有关“网络保护”相关内容,还明晰了不同情形的法律责任,便于社会各方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推进,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。特别是司法部、国家网信办近日研究审议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(草案)》,进一步修改完善后,将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。
因此,必须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,为无孔不入的“网络烂梗”装一道过滤网。平台首先要履行社会责任,及时打击和清除,避免其成为孕育恶俗“烂梗”的温床。有关部门也应让监管长出“牙齿”,加强对不良内容的治理,建立并完善负面清单,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文明、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。学校要做好网络安全教育,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,提高他们对网络文化的辨别能力,引导他们学会用文明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。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,也要加强对孩子浏览内容的关注,及时制止和纠正其生活中一些不恰当的玩梗行为。
亟须引导孩子远离“网络烂梗”
何勇
“00后”和“10后”是网络原住民,任何网上传开的“梗”,都会在青少年群体中快速传播。近年来,在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用语中,包括“你行不行啊细狗”这类携带恶俗、低级趣味基因的“网络烂梗”登堂入室,逐渐成为他们的口头禅,时常挂在嘴边。据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发起的一份线上调查显示,超过83%的参与者表示发现孩子在日常说话中使用“网络烂梗”,而参与者中认为孩子日常使用“网络烂梗”频率“较低”和“没有”的合计只占28%。
同龄孩子之间日常聊天“玩梗”,说一些没有不良寓意、无伤大雅的网络流行语本身不是洪水猛兽,可以活跃气氛、拉近距离。但是,一些带着恶臭气息的“网络烂梗”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口头用语和网络用语,则存在不可忽视的潜在危害,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未成年人缺乏独立的判断力,三观尚未完全成形,在日常生活中跟风模仿使用“网络烂梗”,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,在客观上侵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,传递不良价值观。
可以说,使用“网络烂梗”,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杀伤力。引导未成年人向“网络烂梗”说“不”,需要监管部门、社会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,让青少年真正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玩“网络烂梗”不好的一面,从而自觉拒绝和抵制使用“网络烂梗”,规范日常用语,而不是一味压制,更不是通过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的手段让他们远离“网络烂梗”。
首先,引导未成年用户在网络世界中远离“网络烂梗”。一方面,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管,倒逼短视频平台严格落实实名认证机制,对未成年用户采取青少年模式。另一方面,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模式的内容和标准,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用户浏览内容的净化,有必要把“网络烂梗”纳入到青少年模式限制的浏览之中,禁止含有“网络烂梗”的短视频向未成年用户展现。目前,“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”已被纳入“清朗·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”专项行动,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亮剑,这无疑开了一个好头。
其次,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远离“网络烂梗”。从青少年学生使用“网络烂梗”的场景来看,频率最高的场合是与同学交流。因此,学校可以通过开班会、举办辩论赛等多种方式,引导青少年认识到语言美是一种必备素质,认识到“网络烂梗”的负面性,进而从小树立规范语言意识,提高使用规范语言的能力,养成拒绝使用“网络烂梗”的良好生活用语习惯。
再者,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远离“网络烂梗”。虽然很多家长对孩子说话使用“网络烂梗”的现象很反感,但与此同时,不少家长却又在家里看一些含有“网络烂梗”内容的短视频,甚至本人时不时说一些“网络烂梗”。让孩子远离“网络烂梗”,家长需要以身作则,作好示范,不仅要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孩子文明说话,而且在家要做到不看含有“网络烂梗”的短视频,不说类似语言,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环境。
总而言之,让未成年人远离“网络烂梗”,不让恶俗的“网络烂梗”毒害青少年学生,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,谁都不是旁观者。
岂能让“网络烂梗”荼毒孩子
孔德淇
最近,一场引导小学生理解“网络烂梗”的班会火了。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洁发现学生一听到“背带裤”就咯咯发笑,进一步了解发现,学生之间有很多“网络烂梗”。她索性将“网络烂梗”搬到课堂上,正面引导孩子们理解“网络梗”。
班会课上,朱老师引用作家冯骥才“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,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”这句话,将跟风说“烂梗”的孩子比喻为气球,鼓励孩子们做一只“有生命的蝴蝶”,微风拂来时能够翩翩起舞。这堂生动的班会课迅速引起众多网友共鸣,大家纷纷表示“成年人也深受教育”。
在互联网语境下,“梗”通常指以简洁和调侃的方式,表达某种观点和看法,包括图片、语句、视频、音频等。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,一些恶俗“烂梗”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,其中暗含的错误价值观,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。面对这种现象,朱老师并没有采取“一刀切”,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,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判断和应对这些“烂梗”。
这种做法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,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,帮助他们了解恶俗“烂梗”背后的文化糟粕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,固然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法,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。但现实中囿于时间和方法等原因,很多老师难以做到这般循循善诱。事实上,青少年如何顺着网线获取成长养分,而非精神垃圾,理应成为一个社会共管共治的问题,亟待家长、学校、平台等多方主体各尽其责,形成完整、有效的责任闭环。
当前,诸多短视频平台已成为青少年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。针对一些充斥着低俗、暴力、色情的内容,平台要履行社会责任,及时打击和清除,避免其成为孕育恶俗“烂梗”的温床。有关方面也要加强监管,尽管在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下,很多平台已通过“净化”大幅改善内容质量,但由于涉及内容数以亿计,难免存在泥沙俱下的情况,当务之急是加强技术手段的“火眼金睛”,对青少年进行限制性保护。
还应认识到,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,在价值观尚未成形的情况下,缺乏足够的判断力,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侵扰。学校要做好网络安全教育,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,提高他们对网络文化的辨别能力,引导他们学会用文明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,切忌出于娱乐目的随意玩梗。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浏览内容的关注,及时制止和纠正其生活中一些不恰当的玩梗行为,帮助他们远离恶俗“烂梗”,杜绝这些负面内容对他们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渗透。
对青少年成长来说,互联网既是一片富矿,蕴藏着广阔的知识和信息,同时也充满陷阱,潜藏着“网络烂梗”等不良信息。推动社会各方协同勠力,营造更加阳光安全的网络环境,使其成为连接青少年与世界、现在与未来的桥梁,让未成年人在充满阳光的数字世界健康成长。
来源 贵州法治报
编辑 常玥玥
二审 梁晶晶
三审 黄峰
热门